新闻中心

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
视频号粉丝增长进入“空窗期”?我们实测了3种直播预约技巧

时间:2025-09-24   访问量:1002

2025年9月,微信视频号的内容生态悄然发生变化。多位中腰部创作者向笔者反馈,近两个月粉丝增长明显放缓,甚至出现“零增长”的“空窗期”。与此同时,平台对直播内容的权重倾斜愈发明显,直播预约功能成为撬动流量的新杠杆。

为验证“直播预约是否能打破粉丝增长停滞”这一假设,笔者联合3位不同领域的内容创作者(分别为母婴、职场教育、本地生活),在9月1日至9月20日期间,进行了为期20天的直播预约技巧实测。以下为真实数据与一线反馈。

一、视频号“粉丝空窗”并非错觉

据微信官方在2025年8月底发布的《视频号生态半年报》显示,平台月活创作者已突破5800万,同比增长42%。但与此同时,新增粉丝的平均转化率下降17%,尤其粉丝量在1万至10万区间的账号,增长放缓最为明显。

笔者调研的其中一位创作者@职场小北(粉丝8.7万)表示:“我从今年6月开始,几乎每天都发内容,但粉丝增长几乎停滞。8月整整一个月只涨了不到300人,比我年初少了80%。”

多位创作者提到,视频号推荐机制似乎在“去中心化”与“强直播导向”之间反复调整,普通短视频的曝光周期被压缩至24小时以内,若未在首发阶段获得强互动,后续几乎无流量补给。

二、直播预约:平台给出的“新门票”

面对短视频流量瓶颈,微信视频号在2025年7月上线了“直播预约奖励机制”:用户预约直播后,若准时进入,系统将向该用户推送更多同类直播内容,同时给予创作者额外的流量券奖励。

据微信团队内部人士透露,这一机制的初衷是“提升直播开场热度,降低冷启动成本”。但实测发现,它意外地成为了打破“粉丝空窗期”的关键工具。

三、实测:3种直播预约技巧对比

本次实测共设计了3种直播预约引导方式,分别应用于3个不同类型的账号,统一在9月10日发布预约,9月12日晚8点开播,直播时长为1小时。

技巧1:短视频尾帧引导预约

账号:@宝妈阿May(粉丝4.2万)
内容:发布一条“宝宝辅食误区”短视频,视频尾帧添加“点击预约,直播教你做7天辅食表”
结果:视频播放量3.8万,预约人数127人,直播当天实际进入人数89人,新增粉丝62人

分析:尾帧引导转化率较低,但用户精准度较高,直播结束后有约30%的新粉丝留言“通过预约进来”,说明路径有效但需优化入口设计。

技巧2:社群+公众号双通道预约

账号:@职场小北(粉丝8.7万)
内容:提前3天在公众号推文《35岁被裁员后,我靠这3个技能逆袭》中植入直播预约按钮,并同步在3个微信社群中提醒
结果:预约人数达512人,直播进入率78%,新增粉丝198人,直播结束后的24小时内,视频号主页访问量增长340%

分析:社群与公众号用户的粘性远高于短视频流量,预约转化率高,且用户愿意主动分享直播内容,形成二次传播。

技巧3:直播预告短片+福利诱饵

账号:@杭州吃货团(粉丝6.1万)
内容:发布一条15秒直播预告短片,口播“预约直播抽10份霸王餐”,并在文案中强调“仅限预约用户参与”
结果:视频播放量12.4万,预约人数达1024人,直播进入率65%,新增粉丝371人,抽奖互动评论数达1800条

分析:福利诱饵是提升预约量的关键,但需注意奖品与账号定位的匹配度,避免吸引“羊毛党”导致粉丝质量下降。

四、实测结论:直播预约能否打破“空窗”?

从3组实测数据来看,直播预约确实能在短期内带来明显的粉丝增长,尤其在“社群+内容钩子”的组合下,新增粉丝质量较高,且后续互动率优于普通短视频带来的关注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直播预约并非“万能药”。若直播内容本身缺乏价值,或开播后互动节奏失控,仍会导致用户流失。实测中,@宝妈阿May的直播因节奏拖沓,虽有预约用户进入,但中途跳出率高达47%。

此外,平台对“虚假预约”行为已开始风控。9月15日,微信视频号官方公告称,已处理超1.2万个“通过诱导预约刷量”的账号,提醒创作者“不得通过利益诱导用户预约但未兑现”。

五、给创作者的3个建议

1. 把预约当“产品”做,而不是“按钮”
预约不是简单加个按钮,而是要设计一个完整的用户路径:为什么预约?预约后能得到什么?直播内容是否兑现承诺?

2. 用“内容钩子”代替“物质诱饵”
虽然抽奖能快速提升预约量,但从长远看,内容型钩子(如独家清单、实操教程、内幕分享)更能留住精准粉丝。

3. 直播结束不是终点,而是“二次传播”的起点
将直播剪辑为短视频,或整理成图文内容,反哺视频号与公众号,形成内容闭环,才能最大化直播预约的长尾价值。

空窗期不是“死亡期”,而是“筛选期”

视频号的“粉丝空窗期”并非平台流量枯竭,而是内容竞争加剧、用户注意力重构的必然阶段。在这个阶段,谁能率先掌握“直播预约”这一新工具,谁就能在下一轮流量分配中占得先机。

对于每一位仍在坚持的创作者来说,空窗期不是终点,而是一次“内容升级”与“用户筛选”的契机。真正留下来的粉丝,不再是“刷到即关”的过客,而是“预约即来”的同路人。

上一篇:淘宝店铺粉丝“沉睡”成常态?私域唤醒SOP公开

下一篇:小红书点赞少?封面+首图黄金模板分享

发表评论:

评论记录: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联系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