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
电商流量遇瓶颈?站内+站外组合打法实测有效

时间:2025-09-24   访问量:1001

2025年9月24日,杭州——“金九银十”刚刚启幕,不少品牌却在后台发现:直通车点击成本同比抬升18%,搜索自然展现量连续三周下滑,直播间在线人数始终破不了瓶颈。流量去哪儿了?阿里妈妈官方日前公布的《2025秋季电商流量白皮书》给出答案:平台整体DAU仍保持5%增速,但商业化曝光库存增速仅1.2%,供需失衡直接推高竞价水位。换句话说,流量不是没有了,而是更贵了。

一、站内:从“漏斗”到“网格”,精细化运营进入“毫秒级”竞争

1. 关键词“二轮收割”模型
“过去我们习惯大词+精准词两层投放,但今年九月开始,大词转化率掉得厉害。”母婴品牌Babycare的SEM负责人刘畅告诉笔者,团队把原本20%的预算抽出来做“二轮收割”:先通过“月子服 纯棉”这类长尾词低价拿曝光,再对点击过却未购买的人群做7天内二次追投,把CPC压到行业均值的62%,投产比反而提升2.4倍。

2. 短视频“图文双爆”实验
淘宝短视频算法9月升级,首帧停留权重被提到历史新高。女装店铺“CHINISM”把原本30秒的穿搭视频拆成两段:前3秒用图文快闪做“钩子”,后27秒回归常规模特走动,结果完播率从21%飙到39%,带动搜索进店上涨33%。“算法要的是‘人货场’快速匹配,我们的脚本必须在300毫秒内让用户知道这件衣服能显瘦。”内容总监赵雪表示。

3. 直播间“私域闸门”
“现在平台给的公域推荐峰值只有90秒,想拉长必须靠自己蓄水。”淘宝五金冠店“老易五金”把社群运营做成“闸门”:开播前2小时,粉丝群先抢“暗号红包”,直播时再凭口令领取第二件半价。9月22日当晚,店铺私域贡献观看占比61%,带动整店成交同比增58%,而公域流量成本降低19%。

二、站外:内容平台“种草-回淘”全链路跑通,实测ROI≥2.5

1. 小红书“反漏斗”人群包
“别再盲投3C泛人群了!”护肤品牌薇诺娜小红书投流负责人透露,九月他们把“敏感肌+熬夜+换季”三维标签缩到50万DMP人群,先用KOC笔记做“反漏斗”小范围测试,48小时内点赞成本低于1.2元的笔记,才放大到信息流。最终站外CPM 28元,回淘搜索指数提升210%,站内成交ROI 2.8,低于品牌均值45%。

2. 抖音“挂车”秒回淘
抖音外链收紧后,很多商家直接放弃挂车。但义乌小家电品牌“OTE”发现,用“直播间置顶评论+橱窗短链”组合,依旧能把跳转流失率压到35%以下。关键在“秒回淘”脚本:主播口播“拍立减70元,比天猫便宜”,同时助播刷屏置顶评论,用户复制淘口令回到淘宝刚好看到“同款立减”弹窗,成交转化高达12%,远高于行业6%均值。

3. B站“长视频SEO”截流
“学生党会搜‘500元预算装机’,但没人做电商闭环。”DIY电脑店“装机猿”9月上线10分钟深度评测,标题埋“500元装机”“LOL 200帧”等关键词,简介里放淘宝零件清单,视频上线48小时冲到B站数码区第2位,带动店铺访客数暴涨5倍,客单价1150元,ROI 3.1。站长阿凯总结:“B站搜索权重看‘完播+弹幕密度’,只要内容硬核,长尾流量能吃三个月。”

三、站内+站外“1+1>2”实测:30天多触点归因,成交放大2.14倍

为了验证组合打法真实效果,阿里妈妈联合第三方数据公司“秒针系统”做了封闭测试:选取20个日均GMV 5万左右的腰部店铺,平均分配预算,A组只做站内直通车,B组70%站内+30%站外内容种草,周期30天。

结果显示:
• A组GMV增长9%,CPC上升14%,ROI 1.9;
• B组GMV增长41%,CPC仅上升4%,ROI 2.14;
• 最关键的是“多触点归因”:用户平均被2.7个触点影响,其中首触站外占比58%,末触站内占比62%,说明“种草-回淘”链路完全跑通。

“别再问站外值不值得做,数据已经给出答案。”阿里妈妈商家运营中心负责人弈辰在9月23日商家闭门会上表示,平台将在10月上线“全链路归因3.0”,把小红书、B站、抖音的互动数据纳入生意参谋,帮助商家看清每一笔预算的真实贡献。

四、落地建议:三条路径,让中小商家也能“复制粘贴”

1. 预算分配:5:3:2
以月销30万店铺为例,50%预算留在站内做成交收割,30%投向小红书、抖音做种草,20%用于B站长视频或知乎干货截流。先保证站内不“失血”,再用站外拉新。

2. 内容素材:一鱼三吃
同一条测评脚本,3分钟剪成抖音短视频,30秒做淘宝图文,10分钟放B站长视频,既节省成本,又能匹配各平台算法。重点在“标题埋词+评论区维护”,让用户无论在哪看到,都能一键回淘。

3. 数据复盘:T+7归因
用生意参谋“来源去向”+“秒针系统”双轨监测,每周拉一次“站外回淘”人群包,对比站内自然搜索涨幅,及时调整关键词与人群。记住:内容平台流量爆发期只有3~5天,复盘越快,浪费越少。

结语

流量红利见顶已是共识,但“供需失衡”背后也藏着新机会:平台算法越精细,人群颗粒度越细,留给中小商家的缝隙就越多。把站内成交效率做到极致,再用站外内容放大人群开口,这套“组合拳”不仅适用于“金九银十”,更是电商下半场的常规武器。谁先跑通多触点归因,谁就能把昂贵的流量变成便宜的品牌资产。

上一篇:小红书粉丝增长慢?试试这套安全不掉粉方案

下一篇:淘宝流量为何突然下滑?2025年9月算法更新背后的真相

发表评论:

评论记录:

未查询到任何数据!

微信扫一扫

微信联系
返回顶部